1. 产品简介
采用德州仪器的bq40Z50-R5电池管理IC,实现保护、计量、认证多合一的高集成度功能。配合配套的显示板,可直接实现智能电池设计。
2. 应用场景
3. 产品概述
本模块配备了使用阻抗跟踪算法的bq40Z50-R5电量计,在单个芯片内实现计量、保护、认证功能,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。该可连接配套的显示板,作为智能电池使用。本模块适合3串的锂电池使用。
4. 产品参数
适用锂电池串数:3串
最大电流承载能力:12A(30s)(默认保护参数在12A超过6s后即会保护)
接口:DC5.5*2.1+5.5*2.5(主线路)、GH1.25-4P(平衡线)、GH1.25-2P(NTC测温线)、SH1.0-4P(SMBus通信接口)
PCB尺寸:68*25mm,双层板
通信接口:SMBus
默认的保护参数请在导入附件中提供的“default.srec”文件后,通过bqStudio的“Data Memory”功能查看与设置。


5. 使用说明
注意⚠️这里是简介,请务必查看附件中的“使用说明(详细)”!
本模块仅可以配合我个人主页上的“智能电池套件SBM-1Z(二)显示小板”使用。连接方法如下图:

首先,需要EV2400或其他与bqStudio相兼容的通信适配器。将通信适配器的SMBus接口连接至板上的SMBus插座,检查是否能识别到芯片。
打开“Firmware”页面,烧入附件中提供的“default.srec”文件,并按照您实际使用的电池修改参数。附件中提供的固件文件仅适合于3串1并的三星INR21700-50E2锂电池。若您使用其他型号或组合方式的锂电池,请更改对应设置,详见附件中手册。
导入数据后,请进行电量计的校准。您需要一台4位半或更高精度的万用表、一台带有CC/CV功能的可调稳压电源或是可调电流的工作于CC模式的电子负载、一台精准的温度计(精确到0.1摄氏度)。校准操作请参见附件中提供的“使用说明(详细)”或是附件手册。
最后,为确保阻抗跟踪算法正确运行,您还需要进行两组循环以完成黄金学习。请参见附件中提供的“使用说明(详细)”或是附件手册。
6. 备注
(1) 本模块是需要对电量计烧录并校准的,详细操作与所需要的数据文件请参见附件。
(2) 提供的.srec文件请使用bqStudio软件打开,通过通信适配器烧写到电量计。
(3) 本模块两个板子加起来个人DIY成本约50元。BOM中的“NCEP40T15G”可以更换为参数接近的其他N-MOSFET。购买的bq40Z50-Rx型号中x是几并不重要,烧录固件后都会变为R5。
(4) 本模块兼容26*71*100mm铝壳。
(5) 本模块使用阻抗跟踪算法,若您使用其他型号锂电池组,请务必确认TI的Chemistry数据库里有该型号电池数据,并相应设置合适的保护值,随后进行黄金学习(参照附件手册)。且安装在锂电池组上的NTC电阻必须是10K/B3435型号,否则会导致计量出现问题。
(6) 本模块只能用于3串锂电池。铁锂电池不适合!!!不适合!!!铁锂电池请去我个人主页找另一款bq4050的方案!!!
(7) 配置电量计需要使用EV2400通信适配器,需要自行购买,国产版本约90元。
另外,校准电量计需要以下设备:(校准精度直接关系到计量精度,不建议使用廉价仪器进行校准)
- 一台4位半或更高精度的万用表,具备电压测量(0-5V量程和0-20V量程,推荐精度为1mV或更高)与电流测量(0-2A,推荐精度为1mA或更高)功能;
- 一台带有CC/CV功能的可调稳压电源,或是可调电流的工作于CC模式的电子负载,需要保持约30s的时间内,电流变化不超过正负1mA;
- 一台精准的温度计,测量精度需要精准到0.1摄氏度,若不便贴于表面测量,可将电池与计量板放置于室内6小时以上达到热平衡,测量同一水平高度的室温作为粗略温度。
7. 测试视频
本视频演示了对电池进行放电。